發(fā)布時間:2021-02-01 來源:化妝品代加工廠 瀏覽次數(shù):1340
對于化妝品加工廠來說,每一種加工產(chǎn)品都需要原料,而根據(jù)客戶提供的需求不同,如美白功效,保濕功效,每一種產(chǎn)品所需要的原料也不同,奇怪的是,不同的化妝品,原料和成分一樣,但是功效竟然不同,這其中有什么奧妙呢?化妝品加工中的原料和成分有什么關(guān)聯(lián)。
一、原料不等于成分,成分表不等于配方
原料是原料公司推出的商品,由一種或多種成分組成,面對的消費者是化妝品公司的研發(fā)工程師。這與化妝品由品牌商推出,面對的消費者是化妝品使用者類似。
配方可以理解為一組由各種原料(每個原料可能是1個或多個成分)的組合,加起來是100%的添加量(以重量計)。注意,原料的概念是有別于成分的。
成分表沒有標(biāo)添加量,但成分表有順序的區(qū)別。
說的通俗點,配方就有點像精確的菜譜,告訴你做菜放的是多少克的糖,多少克的醋,多少克面粉?而成分表更像是一個消費者,嘗出了糖醋的味道,知道是由面粉做的,但并沒有辦法分辨出添加的具體精確重量。
而且還有一點要注意,部分原料中的成分,可以不寫進成分表中。
再加上前面所說的低于1%含量的成分可以隨意排序,因此,一個配方可以有n種成分表組成與序列。也就是說配方表與成分表是一對多的關(guān)系。
所以,成分表不等于配方,成分表只是透露了配方和產(chǎn)品的一些信息。
二、同一成分,不同配方,所起的功效可能不同
沒錯,不同的成分在不同的配方中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是不同的。
再比如水楊酸,在祛痘產(chǎn)品中經(jīng)??吹接糜陟疃恢校谄渌a(chǎn)品中出現(xiàn),可能是防腐劑,或是毛孔清潔成分,甚至是去屑成分。
所以,很多成分的功能是多種多樣的。當(dāng)你覺得某類產(chǎn)品中突然出現(xiàn)不相干的成分,感覺到不可思議時,這時候就需要多多考慮成分是不是有什么新用途(如果你感興趣的話)。
三、原料添加量不等于成分含量
比如下面這個化妝水配方(部分)中,第二個原料是一商品名為Extraponecucumber的黃瓜汁,如果在配方中黃瓜汁這個原料的添加量是5%的話,但由于這個原料中還含有水,防腐劑,實際上原料中黃瓜汁的含量只有17.5%,所有最終配方中真正的【黃瓜(CUCUMISSATIVUS)汁】(即干重,或者說是有效成分含量)的含量是5*17.5%=0.875%,也就是5%的原料添加量,但實際上有效成分含量是小于1%的。
這個配方宣稱添加5%的黃瓜汁提取物,是合法的。而且這類做法普遍存在,比如添加了20%的勝肽的theordinary,添加10%各類雪絨花提取物的HR精華乳,90%以上pitera添加的SKII神仙水??戳松厦娴?,你應(yīng)該知道,這些都是指配方表中的原料添加量,而不是成分含量。
所以,商家通過宣稱活性原料的添加量,而不是成分含量,使實際成分含量很低的成分,變成看似占比巨大的原料添加量,本身沒有錯。但作為成分控,你至少要稍微有這個意識。
四、成分表排名靠后的成分,并不代表沒有效果
成分表中靠后的成分,添加量基本上小于1%,一些人就說沒有效果,這也是大錯特錯的。有些成分,本身就只能添加很小的量,比如A醇,勝肽,一點點就有效果,添加量多了對皮膚還有刺激性。特別是某些勝肽,極其昂貴,成分含量大于1%是極少會發(fā)生的事情。所以,這些低活性含量的成分,在成分表中靠后是很正常的。不能線性思維地認為靠后就沒有效果,即使是最后一位,都可能是有效果的。
五、不是成分表中的每一個成分,都有分析的價值
有人會問,難道成分表的成分不都是特意添加的嗎?哪個配方工程師無聊到加一些沒有意義的添加成分?
是的,原料都是有意添加的,但不代表原料中的每個成分都是有意義的,比如在第一條中我們說到過穩(wěn)定劑在一些情況下可以不寫到成分表中,可見就沒什么意義。
資料來源:真魅博客